12年间,我国医疗救援应急体系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因为一份痛感,中国的灾难医学才有了起点……
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是一份痛感,但并非起源。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常委、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表示,汶川大地震是全中华民族的痛感,正因为这份痛感,中国的灾难医学才有了起点。我国医疗救援应急体系才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灾难医学的发展。
从无到有:中国灾难医学日渐成熟
除了突然爆发的新冠危机,大都市遭遇大地震怎么办?化工厂爆炸和泄露危及周边居民怎么办?遇到大规模恐怖袭击怎么办……
城市规模的巨型化,城市人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流动性,让现代城市面临新型社会风险,风险一旦超出城市救援能力,就会成为城市灾难。
可以说,大都市确实很美丽,可也很脆弱。灾难医学是典型的“大城市病”,关系到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2020年9月14日,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急救医疗检测设备在应急和灾难救援中的支撑作用”的网络公益课堂,受到医生的高度关注。课上特邀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陆一鸣教授作主题分享。
陆教授提到,灾难医学是一门研究在灾害条件下,多学科交叉的,利用临床医学(特别是急诊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对群体的灾害伤员进行救治,挽救生命的科学。
灾难医学范围广,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几个方面。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涉及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方方面面,还与灾难学、管理学、心理学、气象学、地质学、天文学、水文学、建筑学等外部学科密切相关。它不等同于常用的临床医学,灾难来临时,断水断电、设备不足、伤员分拣、现场突发情况多而复杂等等,对于救援都是极大的挑战。
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我国的灾难医学发展是非常滞后的,设备不足、专业救援人员的缺失、现场秩序的维护、救援效率都十分欠缺。相关媒体曾报道:一名男子不幸被废墟压埋了半个身体,在他坚持了80个小时后终于迎来了救援人员。可当他被抬出废墟半小时后,他趴在担架上,永远离开了人世。事后得知,他的死亡系因被压肢体组织缺血再灌注,引起低血容量休克、脓毒血症、其他毒素快速入血等导致。
奔赴灾区前,医护都能考虑到地震灾后获救人员由于失血、休克、挤压、多脏器衰竭等状况,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到了现场,几乎找不到多少对症的患者。”某些煤矿医院的医生因擅长矿难救援,随身带着行军锅、发电机,到了现场马上安营扎寨,迅速投身医疗救援。而有些大医院的专家,因习惯了多年来护士分诊、仪器检查,在断水断电、医院塌陷、缺医少药的灾区竟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并不缺乏临床经验,而是缺少应急救援的实战演练。
2018年汶川地震
2008年9月,中国高校系统内首个灾难医学系在同济大学正式成立。
2013年,由沈洪、刘中民主编的国内首部《急诊与灾难医学》专业教材出版,并被列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强调宏观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学科前沿的探索,而非仅仅关注于某一项救援技术,这才标志着我国灾难医学学科体系初步确立,进入医学生的教科书内。
中国灾难医学正在从无到有,日渐成熟。
POCT,在灾难医学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的疫情在多方的努力下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此次抗疫成功,并不代表疫情防控的工作就此结束。灾难过后,如何利用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公共卫生的防疫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临床意义。而疫情诊疗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有赖于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医械行业诊疗设备的创新功能和细节处理。
在突发灾难时,医护必须打破常规的诊疗方案,适应灾区环境,突破自我与时间的赛跑,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POCT作为临床检验领域一种检测手段,正日益受到医疗界研究人员的重视,使用范围也不断拓展。
陆教授及众专家团队也一致认为,灾难来临时,应快速对患者进行诊断,一定程度提高分拣的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小型的POCT类设备,在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血糖、血气、脓毒血症、心肌检测仪器等。
陆教授还特别对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i15血气生化分析仪作出高度评价,称其能在吸样后48秒内出具检测报告,设备小巧便携,内部自带电池,即使在野外、救护车、地震、火灾现场都能即时进行检测,且该产品经过严格的抗摔、抗跌落等试验,可应用在各个应急救援现场,保证快速检测的同时,亦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i15血气生化分析仪应用于救护车 灾难不可避免,但前期的预防,救援中的快速响应,都标志着灾难救援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国产设备的高速发展,与应急救援共同成长,再创奇迹。
------------------------------------------------------------------------------ End
1700人QQ大群,欢迎加入 1号QQ群:140978441 2号QQ群:951835987
490人微信大群,欢迎加入 群主微信号:1678200596
IVD原料世界--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