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透景生命
一管血洞悉血栓全病程
透景再下证 血栓六项
透景生命血栓项目“齐了”!
近日,透景生命血栓项目在原有D-Dimer基础上,又双叒叕连下五证,至此血栓六项全部到位!仅需一管血,即可同步精准检测血栓六项标志物,为临床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血栓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案。
项目名称
英文简称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测定试剂盒
TAT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测定试剂盒
PIC
血栓调节蛋白测定试剂盒
TM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测定试剂盒
t-PAIC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试剂盒
FDP
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
D-Dimer
血栓疾病检测 知多少?
血栓是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即血栓。1856年德国的Rudolf Virchow教授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即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引起的疾病被称为血栓性疾病,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30年来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一直占总疾病死亡人数的45%以上,远超癌症、传染病等。因此无栓预防、有栓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实验室常规凝血检测项目,如PT、APTT、TT、Fib、D-二聚体、FDP等属于血栓形成后的检测、对血栓前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等疾病不敏感,同时对于溶栓治疗监测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效果。血栓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与D-二聚体、FDP联合检测,兼顾了内皮损伤、出血和纤溶过程,可在早期更加敏感、精准的向临床提供血栓的发生与形成、术后血栓与出血情况的监控、Pre-DIC的状态、溶栓治疗的效果、血管内皮系统损伤等情况。
血栓六指标临床意义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
凝血系统启动标志物;升高可早期预测血栓形成和复发风险、早期预测DIC风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
纤溶系统激活程度的生物标志物;辅助诊断DIC、早期预测高凝状态溶栓治疗监测。
血栓调节蛋白(TM)
内皮细胞受损的标志物;升高提示血管内皮损伤可见于脓毒症、肾功能受损、急性肺损伤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 (t-PAIC)
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物;辅助诊断DIC、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是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后生成的降解产物的总称,其水平反映纤溶系统功能状态。
D-二聚体(D-Dimer)
是纤维蛋白凝块的降解产物,能够特异性地反映交联纤维蛋白的纤溶情况,更可靠地提示血栓形成风险,临床上通常采用血浆D-二聚体水平<500 ng/mL作为排除血栓的界值。
透景血栓六项采用吖啶酯化学发光法,适用于发光精灵平台TESMI i50和TESMI i200。可做到一管血完成血栓六项的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满足临床科室对检测的需求:早期预测血栓的发生、快速诊断血栓、判断溶栓后的效果、预判再栓等, 一管血洞悉血栓全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