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原料论坛-抗体世界旗下的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抗体 抗原 磁珠
查看: 905|回复: 0

梅毒血清抗体检查,RPR和TPPA,谁更精确?

[复制链接]

4607

主题

461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984
发表于 2020-10-22 2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传,梅毒是大航海时代,哥伦布由美洲带到欧洲,再经丝绸之路传到亚洲及全世界。历史记录可以追溯到15世纪
640.gif
(图片来源 维基百科)

至今,梅毒仍然是一种流行广泛的性传染疾病。该病可防可控,但是在临床检验中,也存在诸多让人困扰的地方。

梅毒的检查方法中血清抗体检查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RPR和TPPA应用比较广泛。患者和临床医生有时对结果的判读也存在误区。

果子哥日前在临床检验中,发现有一位来自中医肛肠科的女性患者,她的RPR结果滴度在1:1,TPPA阴性。复查,还是这样。RPR在1:1滴度呈现比较明显的颗粒沉淀。

有人或许会问了,那到底是RPR精确,还是TPPA精确?这例患者到底是不是梅毒感染者?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RPR和TPPA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RPR是快速血浆反应素换装卡片试验,它检测的是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血清中抗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的抗体与试剂中活性炭作为指示物的心磷脂等抗原发生反应后,在环状卡片上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颗粒凝集和沉淀。注意,检测的是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

TPPA是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是梅毒抗体的特异性试验。原理是采用梅毒螺旋体提取物致敏明胶颗粒,这种颗粒与血清特异性的梅毒抗体繁盛反应后,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注意,检测的是梅毒特异性抗体。

那有人说了,那用特异性抗体检测岂不是更加精确,根本用不着RPR啊?


事实上,梅毒螺旋体是个比较特别的存在。

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多数患者会终身携带特异性抗体,无论是感染期,还是已经治疗好了,无任何症状的时候。如果单纯检测特异性抗体,加上患者临床症状不够典型的话,就很难判断,患者是既往感染,已经痊愈,还是近期感染,正在发病中呢?

这就需要另外一种,RPR检查了。

实际上,动态检查RPR可以很好的了解病情,同时结合TPPA特异性抗体检查能很好的判断患者是否处在感染期,还是既往感染,已经完全恢复。比如,患者初次检测RPR滴度在1:1或者较低的滴度,一个月后检测明显升高,1:16,这就比较有意义,那很可能是梅毒活动期,配合TPPA检测就能准确判断。另外,在梅毒治疗期间,如果RPR是下降的,那也可辅助判断治疗效果。


RPR和TPPA结合起来,对结果的判读,有以下几种情况解读:

1.RPR和TPPA同时阳性。这可以判定,患者正在感染期,应该接受梅毒治疗。

2.RPR阴性,TPPA阳性。此种多数是既往感染,已经治愈,但是体内会保持一定滴度的特异性抗体;当然,也有个别患者是处于感染初期,特异性抗体先出来,然后非特异性抗体再出来。这种情况,过一段时间复查,还是这样的结果,那就是既往感染。

3.RPR阳性,TPPA阴性。前面提到RPR是一种非常特异性抗体检测,理论上只要体内有抗心磷脂等抗体都可以检测出RPR阳性。一些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一些感染性疾病,结核等传染病,也会导致较低滴度的RPR阳性情况。

4.RPR和TPPA都是阴性。此种,就没有梅毒感染,或者感染窗口期患者,还没产生抗体。根据病史,可以定期复检,排除梅毒感染。

从上述判定模式组合,可以,梅毒确诊需两者结果互相印证才能确诊。

那从这点来说,RPR和TPPA,谁更精确就是个伪命题了。因为它们的检测原理和应用各有不同,都是对梅毒检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

前述女性患者,正是结果判断的第三种情况,RPR低滴度阳性,而TPPA却阴性。后来,笔者为了查明原因,加做了自身免疫抗体谱,结果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这例患者极有可能是自身抗体的干扰导致低滴度的RPR阳性。随后,我们将结果与临床医生沟通,根据患者病史,很容易排除梅毒感染的情况。

------------------------------------------------------------------------------
​End

1700人QQ大群,欢迎加入
1号QQ群:140978441
2号QQ群:951835987

490人微信大群,欢迎加入
群主微信号:1678200596

IVD原料论坛:www.BBSivd.com
IVD原料世界--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1号QQ群:140978441|2号QQ群:951835987|Archiver|手机版|IVD原料论坛-抗体世界旗下的论坛

GMT+8, 2024-4-19 20:45 , Processed in 0.145060 second(s), 2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