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原料论坛-抗体世界旗下的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抗体 抗原 磁珠
查看: 976|回复: 0

汇总!特定蛋白的常见项目、临床应用和意义

[复制链接]

4609

主题

461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004
发表于 2020-11-26 2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IVD试剂厂家的市场宣传菜单中不难发现“特定蛋白”套餐或者检测系列,看似自成一派,却又跟其他检测套餐有交错。那么什么是特定蛋白呢?特定蛋白有什么特别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意义吗?在这里我们一起盘点常见的特定蛋白项目,以及其临床应用和临床意义。

01特定蛋白的概念


  • 特定蛋白,通常也称特种蛋白,是一些来源于组织细胞,广泛存在于血清之中的含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重要的生物功能。


  •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血清蛋白质的变化,特定蛋白也因此成为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



  • 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采用抗原—抗体反应对具有某一特定抗原性的蛋白质进行测定,故又称特定蛋白检测。



02特定蛋白的主要临床应用


特定蛋白的种类有很多,本文篇幅有限,就跟大家讲一讲特定蛋白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


1、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系列


特定蛋白中最常见的就是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补体C4系列。其中检测IgG、IgM、IgA的临床意义是:了解机体抗感染能力;而在免疫复合物疾病中,检测C3、C4可以了解其消耗程度。


2、风湿及类风湿系列


特定蛋白中检测风湿及类风湿系列的项目是:抗链球菌溶血素(ASO) 、类风湿因子(RF) 、C-反应蛋白(CRP)。RF是抗变性IgG的抗体,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滑膜液中,其定量测定是判断患者免疫应答和观察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CRP对类风湿炎症反应具有辅助的诊断作用。ASO可用于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3、尿微量蛋白系列


特定蛋白中属于尿微量蛋白系列的项目有:尿微量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α1-微球蛋白(A1M)、β2-微球蛋白(β2MG),其中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加或(和)滤膜上负电荷减少所至。如果尿蛋白排出增多,但低分子量蛋白为主,如MA、TRU等,称为选择性蛋白尿;若高分子量的蛋白排出增多,如IgU等,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后者表示病变严重。


肾小球性蛋白尿可见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肾小管性蛋白尿系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所致,主要是小分子蛋白排泄增高,如β2MG、A1M。可见于肾孟肾炎、失钾性肾病、肾血管性疾病及重金属中毒等。


4、急性炎症蛋白系列


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 、触珠蛋白(HPT) 、铜兰蛋白(CER) 、α1-抗胰蛋白酶(AAT)。在炎症和组织坏死时,血浆某些蛋白会出现特征性变化,称为急性炎症时相反应。CRP、AAG、HPT、CER和AAT是五种急性炎症时相蛋白,其在急性损伤早期就可表现出含量升高。这些指标比传统指标如发热、白细胞升高及分类异常、血沉加速等,能更早的反映炎症和感染情况。


另外,急性炎症时相蛋白增加的持续时间不一样,有助于准确判断炎症的发展过程。其中CRP最为敏感,在炎症发生的最初2小时内含量就会增加;HPT在48小时内明显升高;AAG是疾病恢复的极好指标;而CER经常与HPT、AAG一起检测,有助于对急性炎症时相反应的监测。


5、营养状况检测


白蛋白(ALB) 、前白蛋白(PAB) 、转铁蛋白(TRF)患者的营养状况可极大地影响预后、疗效和住院期限。对患者的营养状态,可以用ALB浓度来评价,但是由于其含量高,半寿期长(20天),用于营养状态监测的灵敏度偏低;但PAB(半衰期为2天),TRF(半衰期为8天),在营养不良情况下,二者也都能快速表现出含量的下降。目前,临床普遍联合使用ALB、PAB及TRF三项指标,用于营养状况的评价和治疗效果的监测,保证结果更加灵敏准确。另外,PAB在肝脏合成,半寿期短,又可作为早期肝功能损伤的指标。


6、神经系统疾病检测


脑脊液(CSF)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对血脑屏障完整性的评价以及对椎管内炎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7、血液病检测


特定蛋白中常见的血液病检测指标是:转铁蛋白(TRF) 、触珠蛋白(HPT) 、铁蛋白(FER) 、抗凝血酶-Ⅲ(AT3),其中TRF可用于缺铁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影响铁代谢或造血的因素都可间接地影响转铁蛋白的水平。HPT可辅助铁的储存,其水平下降可见于严重血管内溶血。FER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缺铁性贫血、失血以及长期腹泻造成的铁吸收障碍可以导致FER降低。AT3是具有抑制凝血作用的血浆蛋白,是提示血栓形成危险性的重要指标。


03常见特定蛋白的临床意义


最后再跟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特定蛋白的临床意义,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超敏C反应蛋白(全程)(hs-CRP)


临床意义:
(1)颅脑损伤后CRP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对判断伤情轻重、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2)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
(3)是未来冠状动脉时间的预测指标。
(4)全程C反应蛋白可替代普通C反应蛋白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临床意义:
(1)A组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测定,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抗体效价逐渐下降,说明病情缓解。
(2)由于人们常与A族链球菌接触,正常人也存在低效价的抗体,通常当效价>200IU/ml时,才被认为有诊断价值。
(3)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等ASO明显升高
(4)少数肝炎、结缔组织病、结核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亦可使ASO增高
(5)少于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的ASO含量高于200IU/ml。大多数新生儿的ASO含量高于其母亲,但在其出生后数周内ASO含量会急剧下降。学龄前儿童的ASO值通常低于100IU/ml,然后随年龄的增加ASO值增加,并在学龄期达到顶峰,成年后ASO值下降。
类风湿因子(RF)

临床意义:
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慢性活动性肝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多种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病毒感染。
C反应蛋白(CRP)

临床意义:
(1)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CRP升高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当病毒感染时,CRP在绝大多数病毒感染中的血清浓度变化不大或基本保持不变。
(2)CRP与心血管疾病
据报道CRP在急性局部缺血和心肌梗塞时升高。CRP并可预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发作的局部缺血,心绞痛患者继续梗塞以及吸烟者冠状动脉死亡,甚至CRP可作为外观健康者未来发生心肌梗塞或中风的预兆。
(3)CRP与妇科疾病
CRP测定也有助于妇科患者并发感染的研究,对羊膜破裂早产并伴有绒毛膜炎的孕妇,CRP测定最具有准确和早期预报作用。
免疫球蛋白A(IgA)

临床意义:
(1)升高: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特别是肝的炎症过程会使血清IgA水平升高;多种骨髓瘤能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或多克隆IgA
(2)降低: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蛋白质从肠内流失及通过被烫伤的皮肤而流失也可以引起IgA浓度降低。
免疫球蛋白G(IgG)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慢性肝炎、传染性疾病和胆囊纤维症等
(2)降低:见于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免疫球蛋白M(IgM)

临床意义:
(1)升高: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细菌和寄生虫传染病、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胆囊纤维症。
(2)降低: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蛋白质流失性肠道疾病及烧伤。
补体C3(C3)

临床意义:
1)升高:
常见于某些急性炎症或者传染病早期,如风湿热急性期、心肌炎、心肌梗死、关节炎等;

2)降低常见于:
(1)补体合成能力下降,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补体消耗或者丢失过多,如活动性红斑狼疮、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及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大面积烧伤等
(3)补体合成原料不足,如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
(4)先天性补体缺乏。
补体C4(C4)

临床意义:
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1)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
(2)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
纤维蛋白原(FIB)

临床意义:
1)升高:

(1)肾病综合征 ( NS)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可达10g/L,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
(2)心脑血管疾病 有冠状动脉阻塞病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心肌梗死的范围也与纤维蛋白原增加程度密切相关。有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在其发生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现象。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再梗死多发生在纤维蛋白原水平超过7g/L的患者。
(3)血液流变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可使血液粘度增高,红细咆聚集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
(4)其它因素 如遗传倾向性、年龄增长、高脂血症、吸烟、原发性高血压、肥胖症、口服避孕药及妊娠期等。

2)降低:

肝脏疾病 纤维蛋白原在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1.5~3.5g/L,当肝脏严重受损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

临床意义:
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相当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68%~75%),即使是RA早期患者,敏感度也有40%~60%。

还有学者认为,CCP抗体不仅是RA早期诊断指标,而且是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RA的灵敏指标,CCP抗体阳性者通常出现或易发展成较抗体阴性者更严重的关节骨质破坏。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CP抗体,将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
​End

1700人QQ大群,欢迎加入
1号QQ群:140978441
2号QQ群:951835987

490人微信大群,欢迎加入
群主微信号:1678200596

IVD原料论坛:www.BBSivd.com

IVD原料世界--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1号QQ群:140978441|2号QQ群:951835987|Archiver|手机版|IVD原料论坛-抗体世界旗下的论坛

GMT+8, 2024-4-29 14:33 , Processed in 0.114398 second(s), 1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